USP阿曼硅料工厂年产10万吨多晶硅项目获IFC支持

USP阿曼硅料工厂年产10万吨多晶硅项目获IFC支持


2024年3月11日,联合太阳能多晶硅公司(USP)在阿曼索哈港自贸区正式开工建设一座总投资13亿美元(后增至16亿美元)的多晶硅工厂,预计2025年投产,年产能达10万吨,成为中东地区首个同类项目。

最新进展显示,国际金融公司(IFC)于2025年4月14日在阿曼“世界银行集团日”活动期间,与USP签署融资协议,支持这一16亿美元项目的推进。尽管IFC未披露具体融资金额,但其参与表明国际资本市场对USP项目的高度认可。

阿曼地处波斯湾咽喉要道,拥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和低廉的能源成本,这为高耗能的光伏硅料生产提供了天然优势。USP选择在此投资16亿美元建设年产能10万吨的工厂,正是看中其战略地理位置——毗邻全球最大光伏市场亚洲,同时可辐射欧洲与北美。项目占地16万平方米,采用中国成熟的改良西门子法工艺,预计2025年投产后将填补中东地区多晶硅生产空白,助力阿曼实现"2040愿景"中的经济多元化与碳中和目标。

该项目自启动以来便备受国际资本青睐。阿曼主权财富基金旗下未来基金(FFO)、易达资本(ewpartners)的早期投资奠定了资金基础,而IFC的融资协议签署则更具标志性意义——这是国际金融机构对光伏产业在中东发展的权威背书。融资结构的设计不仅优化了债务比例,更通过环境与社会效益评估,强化了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属性。

当前全球多晶硅市场高度依赖中国供应,而USP阿曼工厂将打破这一单一格局。项目通过"本地资源+中国技术"的模式,既规避了中国市场的激烈竞争,又利用阿曼的地理优势形成差异化竞争力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该工厂可能成为中东新能源产业链的"磁石",吸引电池片、组件等下游产业聚集,推动区域形成完整的光伏制造生态。

USP的崛起是中国光伏企业"走出去"的生动样本。创始人张龙根深耕行业二十余年,其团队在冷氢化、精馏等核心技术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,而项目建设中与特变电工等中国企业的设备合作,则展现了产业链协同优势。这种"技术输出+本地共赢"的模式,既规避了国际贸易壁垒,又通过本地化运营增强了项目韧性。

尽管前景广阔,USP仍需应对多重挑战。全球硅料市场周期性波动、美国对中国光伏产品的"双反"调查,以及中东地区政策环境的变化,都可能影响项目收益。但挑战中亦蕴含机遇:随着欧美对清洁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,阿曼工厂的低成本优势将愈发凸显;而计划中的国际上市,则可能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,加速全球化布局。

USP阿曼工厂的落地,是中国光伏产业从"制造大国"迈向"规则制定者"的重要一步。它不仅证明了中国技术能在海外复杂环境中成功落地,更开创了全球新能源供应链的新范式——通过战略选址、国际资本联动和本土化运营,实现多方共赢。当阿曼沙漠中的硅料工厂在2025年点燃第一炉火光时,照亮的或许正是全球能源转型的新路径。


-- END --

来源:
编辑:MI

分享:

标签:

阅读: 发布于:2025-04-18 16:50:58

相关:

上一篇:无内容

下一篇:总造价13.5亿美元!中国建筑签约沙特德拉伊耶二期歌剧院街区项目

微信客服

电话咨询

-- 我是有底线的 :) --